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 >首页 > 行业资讯 > 湖北钢制闸门厂家漳河灌区:水润良田保丰收

湖北钢制闸门厂家漳河灌区:水润良田保丰收

时间 : 2022-05-28 10:42 浏览量 : 23

随着漳河水库西干渠钢制闸门厂家、一干渠、三干渠相继开闸放水,漳河灌区今年农业灌溉已拉开帷幕,一幅水润良田兆丰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。

漳河灌区是湖北省最大灌区,清澈的漳河水高效输送至荆门、荆州、宜昌三市260万亩农田。灌区粮食产量由2015年的18.68亿斤增长至2021年的26.61亿斤。

织密水网,让灌溉水畅流田间

当前正值中稻泡田插秧用水的关键时期,荆门市漳河新区漳河镇,渠水汩汩流入田间,酝酿着又一年的丰收喜悦。

然而,曾经的漳河却是河道下游洪水泛滥、洪灾不断,漳河东岸大片丘陵地区年年缺水苦旱、民不聊生。

为造福两岸人民,1958年湖北省组织修建漳河水库。“一自漳河驯伏后,良田万顷保粮源”,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建设,雄伟宏阔的漳河工程展现在世人眼前。

一条条水渠的建成,将源源清水引进田间地头,让这里“水在河里流,人在岸上愁,天旱地冒烟,十年九不收”的历史画上了句号。

为保障工程长效运行,1996年以来,漳河灌区先后实施了多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,累计完成土建投资13.14亿元,解决了渠道的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问题,渠道输水能力、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。

眼下,四干渠北干胡家湾渡槽重建正在加速进行。胡家湾渡槽拆除后,原址上将新建一座6跨连拱结构、全长299.2米的新渡槽,在新时代继续为漳河灌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

在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,已纳入湖北省水利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。

根据改造实施方案,到2025年漳河灌区将改善灌溉面积206万亩,恢复灌溉面积41.13万亩,灌溉保证率达到80%以上,为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,并达到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的目的。

分级管理,提高节约用水意识

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。湖北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,在全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漳河灌区渠道分为9级,多达13990条,总长7167公里。协调好农田用水供需,保障农田稳产高产的灌溉用水,是重中之重。

“我们采取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。”漳河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灌区实行统一水量分配与调度,灌区管理单位负责管理总干、干、支干、分干、支5级渠系,支渠以下的分、斗、农、毛4级渠道的输配水则交由农民用水协会管理,制度完善,流程规范。

精打细算用好水。上世纪80年代,漳河灌区开始在全国率先实行“按田配水、计量收费”。2004年漳河灌区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“两部制”水价,2006年试行农业供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。

试点成功后,2012年漳河灌区全面实行农业供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,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,推进节约用水,进一步减轻用水户负担。

漳河灌区还建立了水量、水价、水费公示制度。一次灌溉结束后,将用水户水量、水价、水费迅速在村或协会显著位置张榜公示,让用水户用明白水,交放心钱。

农户改变了过去认为漳河水是取之不尽的传统观念,珍惜水、保护水、节约水逐步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。

科技兴水,加强水资源优化调度

沿着总干渠渠道行走,几步之遥就有许多测、视、控一体化设备,实现对水资源在线监测、动态模拟、合理调配等。

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有力支撑,也是提高灌区用水效率有力保障。漳河工程管理局开发了总干渠灌区作物需耗水预测预报、干渠输配水模拟仿真、水量调度及水费征收等子系统,为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提供了决策支持。

过去用水管理手段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且不能及时掌握水系宏观情况。信息监测实施以后,晴雨可预,开闸放水都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APP远程控制。“总干渠水超市”,让用水户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进行水商品交易。

灌溉试验工作是促进农业节水灌溉的基础性工作。以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为依托,漳河灌区强化节水灌溉研究,探索既有利于田间节水、又有利于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作物灌溉模式。

去年,《漳河灌区控制排水的节水减排规律研究——以油菜和黄豆种植模式为例》通过专家结题验收评审,项目顺利结题。3年的试验中,科研人员提取不同生育期土样、水样,分析土样、水样、植株样中氮和磷的含量,获取了丰富的试验数据。

20220528104110_90033